他是军中主将,本可以活,为何却选择去死

白刃格斗,刺刀见红

九人对阵五十人,拼刺的结果出人意料之外

一九三八年,八路军杨成武部一个排在张家湾伏击日军

敌我双方兵力比是一比五

实战中,日军训练有素、三人一组、呈品字形占位

九个日军对阵五十名八路军

硬生生地把围攻上来的八路军刺倒一片

眼见鬼子即将破围,八路军侧方的伏兵放出排枪,才将日军歼灭

一九三三年

热河抗战中,曾出现一位颠覆你想象的人

他仅凭一把砍刀,一人怒斩二十多名小鬼子

展开剩余93%

和前文的战例相比,可谓一人抵百,战力爆棚

那么,你知道这位刀头舔血的英雄是谁吗

一九三二年二月五日,日军第二师团攻陷哈尔滨

至此辽吉黑三省所有大城市尽收日寇魔掌

东北星罗棋布的县城到处飘扬着日本旗

然而在距离哈尔滨仅二百四十华里的青冈县

却看不到一面日本旗的影子

在当时岌岌可危的情势下,青冈县为什么没有跟风附逆呢

这和一位人士有关

杜含英,北京大学高材生

五四运动先驱

时任青冈县县长

杜含英身材瘦小,却志向恢宏

爱国恤民,两袖清风

哈尔滨沦陷,青冈唇亡齿寒

杜含英振臂一呼:危亡之际,牺牲光荣

四乡八邻,群起响应,投军编跃

上千人马,交由谁来统带呢

杜含英不由得想到一个人

王宪安,山东梁山人

幼时和弟妹随父母闯关东,一路乞讨,落脚青冈县

父亲给杨才烧锅屯高姓地主扛活,王宪安给高家放猪

王宪安年少尚武,家贫早熟

当时青冈匪患严重,经县府请求,黑龙江督军吴俊升派卫队团来青冈剿匪

卫队团指挥部设在杨才烧锅屯地生高家

高家为了和卫队团长联络感情,经常派王宪安给他送烟送酒

一来二去,卫队团长和王宪安彼此熟络,渐生好感

有时部队外出剿匪,王宪安毛遂自荐当向导

王宪安每天坚持习武,让卫队团长印象深刻

有一天,卫队团长问王宪安想不想当兵

此话正中王宪安下怀,他早就想走出大山,去外面闯世界

王宪安受宠若惊,磕头谢恩

卫队团长把他留在身边做贴身护卫

王宪安忠于职守,渐次升迁

从警卫班长、警卫副官一直做到连副

面对卫队团长的有意栽培,王宪安心怀感恩

一九二四年,直奉大战拉开序幕

吴俊升率黑龙江省防军参战

王宪安率一个连硬刚直军一个团,以寡敌众,大获全胜

吴俊升提拔王宪安当连长

一九二六年,因骁勇善战,王宪安又被吴俊升破格提拔为卫队团营长

然而福无双至、世事难料

一九二八年八月,奉天(沈阳)皇姑屯一声爆炸,送走了王宪安的伯乐吴俊升

黑龙江省督军一职由万福麟接任

万福麟为稳住职位,任人唯亲,撤换了前任督军吴俊升的原班人马

卫队团随即被调离齐齐哈尔驻防黑河

万福麟为扶植亲信上位,直言不讳地劝说先前的卫队团长解甲归田

王宪安军中雅号王大愣,直言快语,他为自己的恩人卫队团长打抱不平

不想隔墙有耳,别有用心的人给万福麟打了小报告

万福麟准备拿捏王宪安,多亏卫队团长出面力保,王宪安才免受劳狱之灾

一九三一年十一月,青冈县匪患死灰复燃,愈演愈烈

县长杜含英紧急向省府求援

万福麟派王宪安回老家进剿

王宪安重鼓响锤,仅仅两月,当地匪患消声匿迹

杜含英和王宪安志同道合,无话不谈,渐成至交

王宪安前途莫测,闷酒浇肠

杜含英设身处地,挽留王宪安和自己一起共事

王宪安盛情难却,手书调职报告

万福麟乐于送这个顺水人情,青冈县公安局局长王宪安的任命书很快下达

在青冈,王宪安说话硬,办事公,黑恶势力惧他三分

当地至今还流传着一首打油诗:

"公安局长王宪安,他当局长百姓安,没有土匪砸孤丁,专治浮浪抽大烟

他是谁都敢打,不管你二大爷还是地头蛇,三句话不说,上来就揍你

他是就一样不打,从来不打好人"

江桥抗战后,黑龙江省代主席马占山指示青冈县成立抗日民团,省府供给武器,军饷本地自筹

期间有一位当地名流为民团捐助一千块大洋,轰动全县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北方革命先驱李大钊的同族兄长李瑞景

李瑞景体态微胖,为人正直,头脑活泛,在哈尔滨和青冈均有商铺和产业

在李瑞景的带动下,青冈全县出钱出粮,出人出工

有杜含英鼎力协助,王宪安用极短时间就招收近千名各村青壮年

青冈老人回忆:王宪安满脸胡茬、体格健硕、声若洪钟,不怒自威

王宪安率先垂范、亲自操训

时日不多,一支具有一定军事素质的队伍新鲜出炉

山雨欲来风满楼,青冈县府收到日本人的最后通谍

青冈官民同心、众志成城,县长杜含英拒绝投降

青冈县城遭到日本飞机的野蛮轰炸

李瑞景烧锅作坊代班李保财的父母和妻子都被炸死

杜含英和王宪安赶来慰问,李瑞景收留无家可归的李保财父子,并认李保财为义子

一九三二年年六月十三日凌晨,一小队日军和一团伪军联手攻打青冈县城

王宪安率领民团踞城阻击,杜含英负责后勤保障

敌我双方你攻我守、几进几出

在黄枪会的有力配合下,王宪安牛力小试,毙伤日伪军一百五十余人

日伪军志在必得、不断增兵

为保存实力,以利再战,杜含英和王宪安决定主动弃城撤离

李瑞景的义子李保财为报国恨家仇,安置好幼儿,追随王宪安从军

然而一直坚持抗战的杜含英却在这时萌生退意,原因成谜

杜含英辞官封印,和王宪安洒泪而别

失去后盾的王宪安虽有些失落但没有气馁

“民众自卫军青冈大队”完成改编,接下来王宪安该何去何从呢

王宪安马不停蹄赶赴安达

李海青得知王宪安慕名来投,大喜过望,为王宪安接风洗尘

两人同为山东老乡,同在吴俊升手下任职营长,彼此英雄相惜

李海青对王宪安倚重有加,言听计从

同年九月十四日,月高风清,王宪安和李海青率队奇袭青冈县城,李保财身在其列

大军压境,摧枯拉朽

不到两个时辰,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全歼日伪守军,解放青冈县城

王宪安指挥有方,被李海青任命为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独立团团长,李保财作战勇敢,升任班长

一力三三年一月,王宪安和李保财随李海青辗转入关,参加热河抗战

承德保卫战中,王宪安指挥的独立团担任防守主力

大战前夕,王宪安组建敢死队,自任队长

承德东部前线,战火纷飞、硝烟弥漫

王宪安身先士卒、以攻为守,带领敢死队死磕进攻的日军

阵地上敌我双方展开你死我活的厮杀

王宪安艺高技精,一把砍刀上下翻飞,刀刀见红,一口气斩杀二十多个鬼子

日本人诚惶诚恐、恼羞成怒,派重兵隔断敢死队和外界的联糸

此时的王宪安早已杀红双眼,浑然不觉身体巳多处挂彩

身旁的战友越来越少,他仍死战不退

战意酣,刀刃卷,血流干

王宪安一直战斗到生命的最后

也许有人会说,作为团长,王宪安可以在指挥所里调度,而不必亲自冲锋陷阵

他原本可以不死

但人们忽略了王宪安为国家争国格、为民族争尊严的凛凛血性

忘记了他艺高人胆大,渴望建功立业的英雄情结

李海青闻耗大恸,亲自组织部队反击,抢回王宪安血肉模糊的忠骸

追悼大会肃穆隆重

李海青领衔,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全体将士列队鸣枪为王宪安等死难壮士送行,场面震撼,令人动容

王宪安,山东梁山好汉,青冈人民骄子,把一腔爱国拯民的热血抛洒在承德郊外,永远长眠在群山环抱的长城脚下

同年,抗日救国军班长李保财在长城脚下一次遭遇战中,一人击毙和刺杀了十三名日军,最后光荣捐躯

热河抗战失败后,王宪安的亲密战友李海青继续高挚抗日大旗

李海青曾率队加入方振武和吉鸿昌领导的抗日同盟军,参加察哈尔抗战

抗日同盟军失利后,李海青愈挫愈奋,在平西组织抗日游击队

从东北到华北,李海青一直是日伪当局的眼中钉肉中刺,急欲除之而后快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一日,日本人采用卑鄙手段收买李海青昔日袍泽,利用李海青重情重义,接近并暗害了李海青,一代抗日战将就这样死于汉奸之手

抗日县长杜含英回到庆城(今庆安)老家,深居简出,行事低调

后来为躲避日伪迫害,杜含英率一家老小隐居小兴安岭的深山老林

李瑞景在李大钊赴苏联参加共产国际五大时,在哈尔滨为他提供过帮助和保护

受李大钊密派,李瑞景去青冈经商,掩护当地地下党开展工作

李大钊牺牲后,李瑞景向其遗属和子女伸出援手,接济他们共度时艰

作为党外人士,李瑞景的所作所为难能可贵,功不可没

解放后,李瑞景在青冈县政府任职,病逝于上世纪五十年代

王宪安、杜含英、李海青、李瑞景和李保财他们都是和青冈有过千丝万缕联糸的抗日英雄

青冈历史悠远,青冈人杰地灵

青冈人的血性和骨气是中华民族之脊

青冈人的奉献和牺牲是华夏社谡之光

致敬在青冈战斗过的抗日英烈

致敬不愿做亡国奴的人们......

发布于:天津市